蔚蓝海洋守护者——记防城港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主任何祥英

大学毕业后,何祥英选择回到家乡,进入防城港市海洋局,成为防城港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的一员,从此走上了从事海洋环境监测之路,守护蔚蓝海洋。”何祥英始终不忘初心,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坚守在海洋环境监测预报岗位上,守望着祖国南岸的那一片碧海蓝天,守护着“大海母亲”。

蔚蓝海洋守护者——记防城港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主任何祥英

2022-10-10 16: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苑长军

“海在城中、城在海中”,雨后的防城港水清、天蓝、滩净、湾美,何祥英像往常一样带着几名同事穿过京族聚居地万尾出海作业,采集符合监测要求的样品。

作为土生土长的京族人,在东兴市江平镇长大的何祥英,对大海总是充满热爱之情。“我从小与海为伴,靠海吃海,耙螺、抓虾、捞鱼。母亲到农贸市场卖海鲜,挣钱供我们兄妹读书。万尾这片海就像母亲一样养育着我们,我们与大海的情感如脐带相连。”何祥英说。

大学毕业后,何祥英选择回到家乡,进入防城港市海洋局,成为防城港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的一员,从此走上了从事海洋环境监测之路,守护蔚蓝海洋。

工作之初,防城港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刚刚筹建,条件十分简陋,实验室小,仪器少,4名工作人员均未从事过海洋环境监测工作。面对一个个接踵而至的任务,何祥英和同事们迎难而上,不断加强学习、实践、钻研,难关一个个被攻克,海洋环境监测业务一步步从无到有。

“海洋监测工作,既要埋头苦干破解技术难题,也要乘风破浪出海作业。”海上天气多变,监测采样时常遇到疾风骤雨浪高的情况,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晕船,头晕、反胃、呕吐,全身酸软无力,何祥英每次晕船都要两三天才能慢慢恢复。但样品有严格的检测时限,采完样品之后,必须立刻回到实验室争分夺秒进行样品过滤和实验室检测分析等工作。“监测当晚加班加点、吃冷饭是家常便饭,每次她都凭着一股倔劲咬牙坚持完成任务。”同事叶朝放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功永远属于奋斗者。经过何祥英团队的共同努力,防城港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级实验室资质认证评审,成为首批通过国家级资质认证评审的地市级海洋监测机构。

2012年,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何祥英开始担任监测中心负责人。为了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落实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何祥英带领团队对实验室能力资源进行重新规划,向上级申请能力建设经费500多万元来补充和更新仪器设备,并从检测原料、检测方法依据、环境条件等方面不断充实、完善和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利用无人机、海洋生态浮标等设备和系统不断提升监测自动化水平。在她的带领下,防城港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通过资质认证的项目从原来的35项增加到2021年的84项。

22年来,何祥英参加出海调查采样560多次,参加实验室检测分析数据1万多组,审核监测报表报告630多份,组织完成1个国家级、1个自治区级海洋环境调查项目和4次自治区级海洋应急监测演练工作,7次主编年度市级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何祥英始终不忘初心,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坚守在海洋环境监测预报岗位上,守望着祖国南岸的那一片碧海蓝天,守护着“大海母亲”。

(苑长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