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29日,2020中国—东盟石油和化工国际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论坛以“共建‘一带一路’共创石化未来”为主题,围绕“十四五”期间化工产业升级、后疫情时代中国—东盟化工区域化产业链发展、石油和化工企业数字化发展、石油和化工产业链转型升级等热点问题深入交流、凝聚共识。
2020中国—东盟石油和化工国际合作论坛在南宁举行。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出席大会并在致辞中指出,建议充分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契机,加快与东盟国家石化领域合作方式的转型,继续提升石化行业绿色发展水平,推动石化产业不断创新发展。顾秀莲指出,钦州石化产业基地发展日新月异,建成中石油千万吨级现代化炼油厂,又引进了一批骨干企业,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希望钦州打造成为中国-东盟石油和化工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广西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静华在致辞中表示,今年起增设中国-东盟石油和化工国际合作论坛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配套的专业化、产业化论坛,高度契合国家发展战略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对促进石化领域国际产能合作、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钦州石化产业基地发展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资源要素保障力度,为发展面向东盟的绿色石化产业夯实了基础、优化了环境、搭建了平台。
钦州市委书记许永锞许永锞在致辞中指出,发挥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保税港区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平台优势,依托中石油等石化龙头企业,初步构建了全国独有的“油、煤、气、盐”齐头并进的石化产业体系,正加快打造面向东盟的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钦州市人民政府市长谭丕创在大会上发表题为《共享中国-东盟合作发展新机遇 共建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的主旨演讲。谭丕创指出,本次论坛契合中国-东盟石油和化工行业寻求合作、共谋发展的心声,希望推进钦州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打造面向东盟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与会各方从政府、国际组织、企业和智库等多个角度,全面阐述了专业化、产业化发展战略对接的深远意义和发展前景,深化各方面对推进钦州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打造面向东盟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的认识和理解。论坛还进一步深化了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丰富了东博会的内容,为稳定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推动石油和化工行业健康发展搭建了国际高端对话平台。
论坛期间,论坛组委会正式发布了《中国—东盟石油和化工行业投资环境蓝皮书 2020年》。该蓝皮书由化信智库组织撰写,综合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聚焦中国—东盟石油与化工行业的投资机遇与风险研究,深入分析中国—东盟等重点区域的代表型国家投资布局、研发创新等领域,总结了当前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战略、产业布局、创新研发、投资并购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特点,为石油与化工企业在中国—东盟国家投资布局提供思路,助力行业转型升级,并为投资者本土化经营提供决策建议与智力支持。(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