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曾光安:提振信心 坚定决心 全力以赴书写发展新篇

【两会声音】曾光安:提振信心 坚定决心 全力以赴书写发展新篇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5-26 17: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全国人大代表、柳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光安再次来到北京履行代表职责。作为企业的负责人,对今年国家经济工作的思路非常关注。同时,他也就疫情后的企业国际化策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曾光安表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简洁明了、重点突出,高度总结了2019年取得的成就,指明了今年的经济工作思路,释放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提振信心、鼓舞人心。

报告没有提出今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符合当前全球疫情和经济形势不确定性的实际,为经济政策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和灵活性,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低调务实、从容治国的智慧和胆略,展现了在人类面临共同灾难时的大国担当。

“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无论是保住就业民生、实现脱贫目标,还是防范化解风险,都要有经济增长支撑,稳定经济运行事关全局。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融资成本,深化市场化改革和国企改革,推动制造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促进外贸基本稳定等一系列举措,一个个红利,大大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将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精神,紧紧抓住机会,因势而谋、应势而动,全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硬核力量。

今年以来,面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柳工集团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大考,全力打响生产经营大战,取得亮眼成绩。1-4月,柳工集团实现工业产值90亿元,增长23.4%,国际业务增长24%,装载机、挖掘机核心产品市场份额大幅提升。上半年,柳工集团工业产值预计可达137亿,同比增长22%。

柳工集团在行业整体下滑的情况下之所以能保持高速增长,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以及复工复产稳增长措施落地,以“非常之时、非常之策”应对大战大考。1月23日,柳工集团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构建了从集团总部到各子公司、职能部门从上至下的疫情防控网络。1月27日(正月初三)柳工集团逐步开始复工生产,与国内1000多家,广西200多家供应商实现联动,以“一企一策”的精准方式帮助配套供方企业跨出复工的艰难一步,在防疫物资、用工、原材料、物流运输等方面为供应商“输血供氧”,最大限度激活产业生产链,打通国际供应链。创新营销方式,开展网上营销、服务、直播带货等新型促销方式,平均每周每场线上粉丝10万以上,并利用大数据准确分析判断市场热点和全国各地各行业复工复产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精准营销。3月中旬提前布局海外疫情防控工作,将柳工26个疫情防控制度规范文件第一时间翻译成英语、西班牙语、俄语等多国语言,传递给全球合作伙伴和1800名海外员工,积极输出疫情防控的“中国经验”“柳工经验”,鼓励海外员工和合作伙伴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经营。目前柳工国内首创网上营销已经在东南亚、印度、欧洲、美国、巴西、俄罗斯等推广,取得了良好效果。4月1日,广西柳州开行的首趟“中欧班列”满载柳工产品开往哈萨克斯坦,为柳工国际运输路线又增添了一条全新通道。

对于下一步工作措施和目标,曾光安表示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坚定全年战略目标不放松,更有智慧的拓市场、抓变革、提质量、增效益,确保完成全年计划目标。

二是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进大数据、智能产品、智能制造、网上营销服务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加大电动化遥控工程机械在国家重点工程如高速铁路项目的应用示范。

三是加大国际市场的创新力度,防范国际业务风险,进攻与防御策略并举。

四是深入推进“二次创业”,加强现代农业装备、机器人研发试制生产。

五是稳步推进柳工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确保2020年顺利完成混改各项任务。

为了提振工业信心,曾光安建议:进一步落实好中央和自治区减税降费各项政策,大力支持重点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进一步降低制造业、服务业和中小微企业的经营成本和融资利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大金融领域协同机制,从国际金融、保险、物流和法律援助等方面出台具体措施,支持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和国际市场实现长足发展。

曾光安说,成绩催人奋进,目标引领未来。新冠疫情是人类百年一遇的大灾难,也是一次历史性机遇。“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制造企业有能力有信心打赢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大战役,抢占全球疫情后复工复产的先机,书写好高质量发展答卷,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上厚礼。”(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