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巴马:康养旅游深度融合 助推扶贫新样本

广西巴马:康养旅游深度融合 助推扶贫新样本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4-21 16: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清晨7点,第一缕阳光即将洒满大地。百魔洞前广场人声鼎沸,现场弥漫着一丝神秘气息。面积不大的广场,却相约着来自天南地北的“候鸟人”在这里晨练。

“9年前,偶然来到巴马游玩,便与巴马结缘。随后,与妻子结伴来到巴马县甲篆针百么金锣健康家园‘安营扎寨’,每天早晨都会到洞口晨练,希望借此治病养生。”来自山东济南的张波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用资源打造特色康养新名片

世界长寿之乡巴马,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山水环绕环境优美。据最新数据统计,常年居住在巴马县甲篆镇的(每年住八个月以上)候鸟人人数7440余人,占全县健康养生的候鸟人百分之八十,居住一个月以上的候鸟人十多万人次,这个数据还在快速增长,爱爸妈,就送他们去巴马已经成为潮流。

官方数据显示,在这个面积仅有1976平方公里,全县人口总数不到31万人的小县城,因地磁强度高,负氧离子丰富,80岁以上老人达5043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1.65%。其中,每10万人中有百岁老人32位,百岁寿星比例位居世界五大寿乡之首。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人瑞圣地”,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长寿养生资源,因而,成为“候鸟人”的健康疗养圣地。

随着“候鸟人”大量涌入巴马,该县委、县政府着手致力于“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的全域旅游业转型求新之路。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要打造巴马养生国际旅游区,成为与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并驱的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这成为巴马旅游业转型的一个重大机遇和重要推动力。

巴马瑶族自治县党委副书记、人民政府县长蓝海洲表示,借助良好生态和“世界长寿之乡”品牌优势,接下来,巴马将制定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争取建成国际“候鸟人”养生度假胜地,并借助中国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巴马与深圳合力建设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

据统计,近年来,巴马瑶族自治县连续成功举办三届“巴马论坛”,完成9个乡村旅游区的规划和评审,国旅区三年行动计划旅游项目建设已竣工8个,正在推进碧桂园健康小镇、赐福湖民宿群落等8个旅游重大项目建设;仅2019年巴马县累计完成旅游项目建设投资2.786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64.38%。

巴马县旅游局局长黄燕飞坦言,随着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国旅区的旅游环境。巴马旅游业在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景区现代服务的不断完善,国内外游客逐年快速增长,康养旅游业已成为巴马发展经济的龙头。

全域发展旅游成扶贫新样本

2017年巴马被列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巴马以发展全域旅游为目标,积极探索走出一条贫困地区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新路子。依托丰富的养游资源,巴马通过“农庄+村集体+农户”、“农庄+配套产业+农户”、“农庄+文旅产品+农户+旅游购物+技能培训”等旅游扶贫模式多点发力,实现养游景区、养游线路、养游商品、养游就业+农庄扶贫,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以前在广东觉得大城市哪里都好,现在觉得巴马很好,在巴马甲篆镇也可以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人或事。”19岁的黄海英说,她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洞天福地打工,为我们本地人提供了“家门口上班”的机会。

2015年,投资超过6亿元洞天福地建农庄,2018年,把景区集休闲观光、奇妙体验、养生度假、民俗演艺、长寿探秘等功能为一体,通过多方合作可提供300多个扶贫就业岗位,目前已成为巴马旅游精准脱贫的一张靓丽名片。

经过三年的发展,景区及周边农家乐、客栈的整体形象有了质的提升,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和要求也使得每一位游客获得了满意的出游体验,不仅方便游客挑选优质的农家乐产品,更有力地促进当地农家乐产业的升级发展。

“近年来,巴马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和长寿资源,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大力发展旅游业,让老百姓摆脱贫困、吃上旅游饭。”巴马县那桃乡宣委罗番佩说。

巴马县加强乡村旅游规划,以巴马赐福湖度假小镇为核心带动,大力推进燕洞镇现代农业观光游、那桃乡旅游扶贫产业观光游、东山乡文化乡愁体验游、甲篆镇休闲养生度假体验游等旅游发展空间格局,贫困户经过专业技能培训,从田间地头走进景区、酒店,成为月月能够领工资的服务员、讲解员、保安员,人均纯收入从不足1500元,跃升至2.5万元,养游扶贫经验在全县、全市和全区得到推广。

目前,敢烟、坡月、仁乡、坡纳等一批旅游山庄迅速崛起,加大旅游扶贫力度,推动“农、医、养、文、游”结合,发展长寿养生旅游和生态休闲农业。据统计,巴马拥有广西四星级农家乐1家,三星级农家乐2家,农家旅馆290家。2019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约821.5万人次,同比增长24.88%,实现社会旅游总消费82.89亿元,同比增长27.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带动3.68万名农民吃上“旅游饭”……靓丽的扶贫数据背后,是巴马全域发展旅游为扶贫“造血”的新样本、新模式。

文化康养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近年来,巴马县通过举办基层群众文艺汇演、壮族“三月三”、“5.19”中国旅游日和“祝著节”等文化活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2019年,在四川成都举办首届“巴马长寿春晚海选大赛”、河池市第一届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畅游“六月六”民间洗晒节,并完成番瑶民族“祝著节”申报国家级保护项目材料上报。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巴马县积极探索从“多规分立”走向以全域旅游规划引领的“多规合一”,委托中国建筑设计院编制“多规合一”规划,将《巴马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设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城总体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有机融合,绘制巴马县域空间信息与旅游资源“一张蓝图”。

“我们集团旗下医疗、现代农业、新零售等公司纷纷布局巴马,还与瑞士、北京、广州等地医疗机构、医药种植加工企业洽谈进驻事宜,未来可为‘候鸟人’提供更多更好服务。”碧桂园广西区域总裁助理曾胜表示,总投资约97亿元人民币的“碧桂园巴马国际健康小镇”已落户巴马,非常看好未来发展潜力。

巴马作为长寿之乡,凭借健康旅游一直闻名于中外,在追求发展的同时,更迫切的希望通过引进世界领先的先进医疗理念和技术不断优化巴马的医养体系。巴马希望通过与世界领先的医疗机构达成合作关系,引进世界领先的细胞检测、细胞治疗项目,解决巴马目前高端医疗资源短缺的现象,为打造新时代健康中国领跑者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向。

努力构建“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三位一体的投融资模式,围绕健康食品、健康服务、健康科技三个核心业态,着重发展天然饮用水、长寿食品、健康医养、精品体育、会议会展、生物科技、特色医药等七大产业领域的大健康产业体系。

河池市委常委、巴马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王军说,巴马可以创造出一个具有强大内生动力、能产生持续收益、带动众多行业发展、推动巴马面貌深刻变化的旅游IP,在全国树立起旅游精准扶贫的新模式、新标杆,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优秀案例。(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