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拱”平南三桥预计2020年底建成通车

“世界第一拱”平南三桥预计2020年底建成通车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12-09 14:4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平南三桥拱肋施工进度 张维鹏摄

继四川合江长江一桥以530米主跨创造钢管混凝土拱桥世界纪录之后,建设中的广西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平南支线平南三桥正在向新的世界纪录稳步迈进。

2016年,交通运输部批复同意将平南三桥作为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连接线跨越浔江的大桥,与高速公路同步建设。2016年10月,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公司与广西大学、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技术合作单位一道,启动了桥梁的勘察设计工作。2018年3月,平南三桥获得了施工图批复,2018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底建成通车。平南三桥的建设,将极大完善地方路网布局,对促进地方交通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平南三桥的设计建设难点在于如何通过精心勘察设计,将具有两万多吨水平推力的基础放置在卵石层地基上,并首次将地下连续墙的基础形式应用于超大跨径拱桥中。交通设计集团副总工程师欧阳平介绍说:“为此,项目组开展了大量的攻关研究和计算分析工作,以确保大桥设计满足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同时项目组还联合了广西大学、同济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了基础专题、抗风抗震专题等相关研究工作,尤其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教授郑皆连团队对项目给予了极大的技术支持,对技术方案决策起到关键作用。”此外,项目的勘察设计工作还得到葛耀君教授、陈宝春教授、牟庭敏设计大师等众多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的技术支持。

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勘察设计人员到建设现场提供技术指导 黄国清摄

平南三桥两岸拱座基础工程地质勘察成果的深度和精度,将极大影响基础设计方案的决策,以及施工建设的安全、进度把控。交通设计集团副总工程师米德才说:“大桥北岸岩溶发育,覆盖层厚,地下水与浔江水体联系密切,地质、水文条件复杂,要将承载2万多吨的基础放置在这里,必须获得详尽准确的工程地质情况,这对工程地质勘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项目组在传统的勘察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引入了地质CT扫描、BIM等先进技术,形象准确地描绘出该工程区域的岩土层及岩溶空间分布形态,并分析给出科学合理的岩土工程力学物理参数,为设计提供良好的基础资料。基于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提出的地质水文参数及涌水量预测计算,项目组经过大量的计算分析,完成了将基础置于卵石层顶部而不是传统置于基岩上的设计,这样不仅规避了深开挖带来的突水等工程风险,还节省了大量的工程投资。

该桥北岸扩大基础与地下连续墙组合基础的复杂受力状况计算分析,以及基础变形对拱肋上部结构受力的影响,同样是项目组要解决的难题。为确保结构安全和控制工程投资,项目组对上部结构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分析和结构设计优化,最后工程投资比概算节省了1300万元。

参与项目设计的交通设计集团桥梁隧道设计院副院长廖宸锋指出:“地下连续墙这种基础形式,目前在悬索桥锚碇基础中应用较多。将它首次用于拱桥设计建设,就用在了平南三桥如此规模的超大跨径拱桥中,一举颠覆了传统的设计理念。我们的技术突破和应用成果也证明,在不良地质条件下设计建设超大跨径拱桥是可行的。以广西的地质条件,700米以下跨径,应用钢管混凝土拱桥型式不但工程经济性良好,且节省后期养护费用。”

据了解,钢管混凝土拱桥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桥型,尤其是在使用郑皆连院士发明的真空辅助灌注管内混凝土技术后,成功的解决了混凝土灌注不满的世界难题。继平南三桥之后,广西规划建设的来宾三江口大桥、莆田大桥、吴圩机场至隆安高速公路沙尾左江特大桥、贺州至巴马高速来宾至都安段金钗特大桥等多座大桥均采用了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型式。

(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