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深读】政府紧日子 民生好日子

去年,我区各地深入推进精准脱贫攻坚战,投入财政、政府债券、扶贫小额信贷等各类资金近700亿元,全力打好“五场硬仗”。近年来,广西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健康广西”建设,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显著,健康扶贫和医改持续推进,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百姓医疗获得感持续增强。

【两会·深读】政府紧日子 民生好日子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19-03-15 13: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两会·深读

政府紧日子 民生好日子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王春楠 周 珂

“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说了这样一句暖心话。坚持民生为大,时刻以人民为中心,也成为贯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理念。

实际上,用小财政办大民生,是广西一直践行的理念。多年来,广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扎实推进民生建设和脱贫攻坚”的嘱托,始终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重中之重。2018年,广西不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财政民生支出4274亿元,其中80.5%用于民生领域,八桂儿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扶贫“账单”记录乡村振兴缩影

精准脱贫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新的部署。广西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

“我们村子有19个村民小组、502户,1900多人,前几年无水泥路、无路灯、无自来水,是‘十三五’期间的贫困村。”资源县车田苗族乡坪寨村党支部书记彭石华代表介绍,随着国家和自治区持续增加民生领域投入,如今全村屯通了水泥路,并架设了3000余米的自来水管道。他说,近年来村里因地制宜发展高山特色有机农业,2017年村民人均增收2580元,截至去年已有42户170人脱贫。

去年,我区各地深入推进精准脱贫攻坚战,投入财政、政府债券、扶贫小额信贷等各类资金近700亿元,全力打好“五场硬仗”。抓好扶贫特色产业和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建设一批扶贫车间,产业扶贫覆盖率达80%以上。累计搬迁贫困人口69.3万,搬迁入住率99%,贫困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河池市市长唐云舒委员认为,交通基础设施落后是贫困地区致贫的主要原因,没有交通的大变化,就没有经济的大发展。“必须把交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进一步改善其区位条件和发展环境。”他建议在政府推进交通路网规划建设时,优先把贫困地区连接外界的高铁、高速公路等主干道纳入规划。

目前,广西还有20个深度贫困县,对于这些“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硬骨头中的硬骨头”,自治区卫健委副主任夏宁委员认为,必须给予深度贫困中的极度贫困县和贫困村超常规的帮扶措施,“比如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创新扶贫资金使用方式,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脱贫攻坚系民生,德政工程得民心。上下团结跟党走,家家户户奔小康。”河池市常务副市长韦朝晖代表用一首山歌,表达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


教育“大礼包”迈向优质均衡

记者两会前走进博白县博白镇城西村小学,发现学校的现代教学设施一应俱全,还设立了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美术室等10多个功能室。在这里,农村孩子可以享受着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

将优质教育资源及时输送到贫困地区,让城乡孩子们同享优质教育,是教育公平的最大体现。“在中央的计划和预算报告中,我看到2018年中央财政教育转移支付的80.4%投向中西部地区。”崇左市高级中学英语老师黄花春代表说,作为一名基层教师代表,她通过这些数据深切感受到了国家在发展更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方面所下的决心和力度。

黄花春代表介绍,作为边境地区,崇左市自2015年以来,累计投入10亿多元实施教育专项工程建设项目698个,项目涵盖教师周转房、教学楼、食堂、学生宿舍楼、塑胶跑道等学校建设项目,边境地区教育硬件资源明显改善。

2018年,全区教育支出达到932亿元,占财政支出的18%,同时,全区多途径补充中小学教师2万人,并启动中小学校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试点,提高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

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欧彦伶委员看来,城乡教育差距更多体现在师资力量悬殊,农村教师待遇比城市低很多、工作条件艰苦,希望政府能在这方面投入资金,为贫困地区孩子留住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让他们“有学上、上好学”。

欧彦伶委员建议广西试行设立教育公务员。“对于教师参照公务法进行管理,享受公务员的政策福利待遇,参照公务员职务晋升办法。”她还建议,在教师编制的核定上,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编制总量。在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上,根据深度贫困地区实际,将中央资金资助的实施范围扩大到镇建制一级学校,并提高补助标准。


“健康广西”建设迈出新步伐

“我们村一般在每年6月到7月间开展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活动,往往三四月份就有村民开始向我们打听体检活动的内容了。”昭平县昭平镇龙潭村卫生室医生陈坤代表介绍,随着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农村卫生服务条件逐步改善,老百姓的获得感也越来越强。每年开展的慢性病回访、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孕产妇访视指导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深受群众欢迎。

近年来,广西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健康广西”建设,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显著,健康扶贫和医改持续推进,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百姓医疗获得感持续增强。

2018年,全区卫生健康事业支出547亿元,支持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等一批重大医疗卫生项目建成使用,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和设备配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9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5元。

疾病是贫困人口脱贫路上的“拦路虎”之一,广西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返贫的曾一度占30.9%。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夏宁委员建议进一步完善健康扶贫兜底保障政策,积极开展贫困人口大病集中救治,并在全区推行县域内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

“2018年,广西住院、特殊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90.92%和85.06%。”夏宁委员介绍,此举有效解决了贫困人口就医垫资压力和费用负担。

据介绍,广西今年将筹措资金625亿元,切实抓好社保、健康、教育、水利、安居、农补、生态、文化、扶贫、科技等为民办实事项目,把资金切实用到改善民生“刀刃”上,与全国同步全面实现小康,与全国人民并肩迈进新时代。

“紧日子”有意义,是为民的初心;“好日子”有滋味,是幸福的味道。

(王春楠 周 珂)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