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妙乡村画卷在身边 ——“美丽南宁·生态乡村”建设成效见闻之一
2014年11月以来,在南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支持配合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下,“美丽南宁·生态乡村”活动阶段性任务取得明显成效。一大批乡村建设项目陆续建成,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水平、促进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等发挥了显著作用。
即日起,推出系列报道,广泛宣传生态乡村活动的累累硕果,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持续助推“美丽南宁”乡村建设深入开展。
4月22日,记者来到大明山脚下的武鸣区马头镇马头社区北门屯。远处,大明山青山白云共缠绵;近处,小桥流水经村过。位于村边的绿色小公园就建在小桥流水旁。公园里的古骆越铜鼓雕塑、骆越文化长廊与潺潺溪流、绿树红花等山水自然景观有机融合,形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画卷。
绿色公园美家园
在马头镇马头社区北门屯,绿色公园是这个村的得意“名片”,村民以村中有这样绿色的公园而感到自豪。很多北门屯村民经常来公园散步、健身,逛公园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南宁市在实施村屯绿化项目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探索新的工作模式,逐步形成以生态休闲小区建设为核心,因地制宜辅以建设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等“微田园”模式,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这种小公园不仅为村庄增绿添美,也在很大程度上美化了村庄,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据了解,南宁市在开展村屯绿化工作中,坚持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保留农村传统民俗风情、保留农村田园风光,做到高起点规划,突出乡村文化特色和地方特点,绿化树种以果树、乡土树种、珍贵树种为主,打造出各具特色的生态乡村景观。
同时,南宁市从2015年起抽调45名业务骨干组建15个绿化工作队,分别与15个县区(开发区)结对,重点对摸底调查、绿化设计、科学种植、养护管理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确保了施工质量和种植效果。
文化入景乡愁浓
走进马头镇马头社区北门屯的绿色小公园。公园不仅仅是休闲娱乐的地方,也是当地文化传承的场所。位于公园里的古骆越铜鼓雕塑、骆越文化长廊与潺潺溪流、绿树红花等山水自然景观有机融合,形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风景。
北门屯村民苏林文对记者说,公园里不仅风光优美,还集聚了很多古老骆越文化的元素,是养生、品文化的好地方。
南宁市在开展村屯绿化工作中,转变了以往村屯绿化建设中只注重单一种植绿化苗木的传统观念,探索出了村屯绿化不但要种树还要有农村特色的园林景观新模式。在村屯绿化工作中,结合各村屯特点、民居建筑和原有绿化现状,对村中3亩以上的闲置空地作为休闲小区重点打造。通过铺装生态砖、路沿石,铺种地被植物,安装石台石凳,修筑景观树池等各种景观小品,并用各种开花乔灌木以组团方式点缀其中,使得园林景观与村屯的山、水、田、林、路、宅相融合,形成一个既体现乡土风貌又具有观赏价值的小公园。
马头镇马头社区北门屯的绿色小公园还是当地开展各种民俗活动的理想场所。据马头镇镇长方才桧介绍,北门屯村屯绿化项目与骆越文化广场融为一体,每年在此开展“壮族四月四”祈丰暨骆越民俗文化旅游节,各种民族竞技、壮乡特色文化展、壮族美食“多锅宴”、山歌对唱等民俗特色活动,不断吸引区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不仅有效地对外展示当地的民俗文化,还带动了周边生态农家乐旅游及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
绿色生活入人心
在建设马头镇马头社区北门屯绿色小公园时,通过财政补助一点、村屯自筹一点、群众投工投劳一点的方式,村民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劳动,园内种了果树、珍贵树种、乡土树种等,形成了乔、灌、花错落有致的美丽景观。
这个小公园只是南宁开展村屯绿化工作取得新成效的一个缩影。
自“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南宁市把村屯绿化作为一项长期的民生工程和生态工程来抓,列入重点工作议事日程。对全市的村屯绿化制定了长远规划,根据不同村屯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文化形成了系列切实可行的具体工作方案,安排了责任心强、懂技术的干部来实施村屯绿化工作,在财力、物力、人力上都给予充分的保障。
建设美丽村庄,建设美丽家园不仅是城市的愿望,还是每个村民的梦想。要让农民群众成为村屯绿化工作的主体,提升主人翁意识,南宁市通过宣讲惠农政策,把决策权交给群众,完善以奖代补的工作措施,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活动的浓厚氛围,激发农民群众主动参与村屯绿化工作的积极性,变“要我种”为“我要种”。
据统计,2015年至2016年,全市“村屯绿化”活动完成908个示范村(含扶贫村148个、移民村170个)建设,占计划任务的100%;完成10378个一般村建设,占计划任务10366个的100.1%;重点建设了50个优秀示范村和70个精品示范村;共种植苗木185万株,绿化面积达16352.5亩。(记者 何任朗 )
推荐